新闻

资讯|新基建下的智能安防,是机遇也是挑战

深圳网络摄像机生产厂家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原本灯红酒绿的城市险些黯然失色,祸兮福所倚,“智能测温巡逻机器人”、“无人机消毒”、无人商店等基于科技力量的战“疫”手段充分彰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疫情造成的损失。

在尝到了科技带来的甜果子后,3月伊始,政府借势复工复产的大背景,正式将“新基建”提上日程,“新基建”是什么?“新基建”下的智能安防如何在风口起飞?

新基建的定义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包括:5G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七大领域,“新基建”并非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要“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以视频为核心技术的安防类产品从早期“看得见”到后期“看得清”再到现在“看得懂”,一方面得益于大环境技术优化升级,另一方面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随着政府大力推进新基建工作,受5G基建,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的影响,安防市场势必会重新洗牌,掀起一股新的热浪。

5G与智能安防

目前,智能安防待解决和优化的一个问题是增强带宽、降低延时,为用户提供超高清视频体验,5G的高带宽、低延时、广连接的特性正好取长补短。理论上,毫秒级延时下的5G网速是4G网速的10倍到100倍,一个10G 1080P的高清视频,用4G下载可能需要1分多钟,而在5G时代,下载仅需1秒钟,秒速级新体验绝对是前所未有的。

据GSMA移动智库日前发布的《中国移动经济发展报告2020》预测,到2025年,中国5G用户的渗透率将增至近50%。未来五年无疑是智能安防企业角逐头角的大型修罗场,许多企业已经开始着手布局新蓝图。2016年,海康威视对外宣布开始从一家传统安防企业,逐渐转型成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也就是传统理解中,从硬件上向技术商转变。

人工智能与智能安防

近年,人工智能技术将各行各业推向新的蓝海,从AR、VR到前段时间备受关注的智能测温巡逻机器人、百度口罩识别推广与应用等充分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飞跃式发展以及十分明了的市场前景。

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曾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为世界十大突破性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在智能安防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离岗侦测、嫌疑人追捕、智能门禁、考勤打卡等。

目前,1:1的人脸识别在国内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但是1:N、N:N的人脸动态分析识别市场有待强化和拓展,1:N容易受使用地点、环境、光线影响,甚至是玻璃反射都会影响识别的准确性,1:N相对更具有挑战性。

继新基建计划后,人脸识别技术迎来新的曙光,技术极限和边界将会逐渐被打破和给出新的定义,百度大脑AI开放平台开放能力“口罩检测及戴口罩人脸识别”正是一个硬核案例,当智能安防嵌入更前沿包括人脸识别技术,车牌识别在内的新一代人工能智能技术,早日实现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能交通的愿景也就近在眼前。

大数据与智能安防

疫情期间,云办公、云授课、云直播、云观赏等一系列“云”端作业带火了虚拟“云”,“云”端作业是视频大数据领域中的典型应用。

大数据是视频智能分析的基础,视频信息含量高、数据量大,分析运算复杂,是目前大数据采集分析传输存储应用最具挑战的国际技术难题,如果没有健全的数据维护中心,一旦管理出现漏洞,将造成严重的数据丢失,数据丢失不仅会造成视频失真,进而影响用户体验,而且甚至可能造成整个监控体系瘫痪,增加人为干预成本。

政府极力推进新基建工作,给各大中小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中国信通院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 IDC机架数量有望增长到326万台。这对以视频数据为基础安防企业,更是雪中送炭,扩大大数据中心(IDC)规模,海量视频数据容纳空间边界得到扩充,数据处理效率也将倍速提高。

新基建只是政府给予市场的一个红利,实际效果如何,企业需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重新规划资金流、加强部署人才储备以及产品研发,现在肥鹿已经抛出,接下来就是静待结果,看最后鹿死谁手,谁就能领跑市场。

 

Previous:
Next: